疫情松綁+地產利好!2023年,家居建材行業將呈現這些趨勢
進入12月,寒潮來襲,連續三年的疫情防控卻出現拐點,為全國社會經濟回暖帶來了曙光與希望!
2020年以來,疫情之下經銷商停業、工廠停工、展會延期……行業從生產、經營到日常交流都受到了諸多影響;地產行業房企暴雷,墊資、回款周期長、壞賬等拖累家居家裝企業利潤,企業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。
2022年底,我們不斷迎來好消息。廣州、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重慶、福州、石家莊等至少33市宣布解封臨時管控區,取消全員核酸檢測,恢復公共交通和各行各業經營……廣州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,臺上政府發言人集體摘下口罩那一幕,無數人看得熱淚盈眶。病毒流感化,自由的生活在逐漸回歸。而地產行業,政府和相關部門接連頒布政策,恢復房企再融資通道、放松購房貸款要求。國家出手救市,止住樓市跌勢,給了家居建材行業一顆定心丸。
隨著疫情松綁+地產利好,2023年,家居建材將呈現什么樣的發展趨勢?
疫情放開
家居建材C端市場修復可期
回顧過往三年,作為看重線下消費場景的家居建材行業而言,國內疫情擴散致使家居板塊整體承壓。
2020年,疫情全面爆發,家居賣場、線下門店經營遭遇冰點時刻,家居行業如履薄冰,艱難前行。2020年上市企業年中報業績幾乎一片“滑鐵盧”,行業發展受阻。
2021年,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,線下銷售恢復,疫后裝修需求釋放,家居建材行業迎來明顯復蘇,整體平穩。
2022年全國疫情反復、消費能力轉弱、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,家居企業們的經營再遭困境。
為此,我們認為,伴隨疫情防控政策放開以及地產政策持續松綁等多重利好釋放,2023年第四季度線下銷售有望實現回暖,家居銷售數據將有望改善。
借鑒過往來看,在前期政策推行力度不足或局勢尚不明朗的情況下,家居行業會存在一定的觀望期,家居市場或出現階段性修復,家居市場回暖或將延后。
不過,總體來看,家居需求剛性,短期延遲性需求有望釋放,隨著未來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向上修復,C端修復可期。
門店正常經營恢復,經銷商敢于放手干
過去三年因疫情管控影響,全國不少建材家居賣場和門店經歷了暫停營業,不能開展正常的經營活動。在一些疫情反復的城市,有的經銷商一年甚至只經營了兩三個月。很多經銷商損失慘重,也阻礙了他們拓大店或者開新店的動力。2023年是整家定制大力推進的一年,正常經營秩序的恢復讓很多經銷商有了大展拳腳的底氣。
工廠生產、交付有保障
疫情不僅影響經營端,對生產端的影響也很大。區域封控停產、員工感染全體停產整頓、物流受阻材料供應不及時、運費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……這幾年后端同樣遭受了很多沖擊,進而也影響到了前端的交付,讓經銷商束手束腳。未來生產、物流回到正常軌道,企業成本下降,經銷商也沒有了后顧之憂。
展會恢復,行業交流合作回到常態
展會是行業重要的交流通道,是企業秀實力、促招商的必要平臺,是經銷商全面把握行業發展趨向、尋覓商機的重要渠道。近兩年疫情頻繁導致展會延期舉辦,同時疫情管控讓展會人氣下滑影響參展效果。而明年行業展會如期而至、人山人海的場景終將回歸。今年6月廣州定制家居展作為行業首展火爆開展,24小時核酸要求也擋不住全國各地的觀眾,參觀觀眾依然高達223531人次。這說明大家對加盟品牌、了解新品、把握新機會依然有旺盛的需求,什么也阻擋不了求發展的欲望。
2023年是行業加速從全屋定制向整家定制迭代重要的一年。各種新模式、新店態涌現,經銷商有強烈的把握新一輪紅利的欲望。而企業也應抓住發展的窗口期,通過展會快速推進新模式,擴大行業影響力。
地產回暖、經濟復蘇
家居消費信心增強
政策利好地產行業生存環境改善,購房信心加強,明年樓市將筑底溫和回升。疊加各行各業正常經營秩序恢復,消費信心逐漸恢復,釋放這三年壓抑的家居需求。
目前我國城鎮化率約65%,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鎮人口還在持續增加,同時舊改、重新裝修需求在爆發。據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,我國居住在10-30年樓齡的家庭戶占到將近50%,他們是重新裝修的主力消費群,成為家居家裝市場增量的重要推動力。智能化、適老化又提高了人們改造的需求。據貝殼研究院綜合測算,2022-2030年期間我國新增裝修需求在30-50億平米之間,保守情況下2025年達到37.49億平米,樂觀情況下達到41.99億平米。家居家裝市場總規模2025年達到5萬億元左右,2030年達到7萬億元左右。也就是說,家居家裝市場的基本盤還在快速擴大。
此外,國際知名投行機構高盛集團近期發布了一份報告《中國2023年展望 冬去春來》,對中國經濟2023年進行了展望。高盛預計,中國GDP增速將從今年的3.0%加速至明年的4.5%,2024年的GDP增長預測高于市場預期(5.3%)。高盛認為,中國的重新開放意味著強勁的消費反彈、核心通脹走強以及在2023年周期性政策逐步正;。
2023年展望
整裝、存量房市場、大宗業務將迎來新增長
防疫政策的松動與地產利好,基本上可以確定2023年家居建材市場將迎來回暖。那么,2023年的家居建材行業會有哪些發展方向呢?
結合近年行業發展趨勢與相關機構的預測,我們認為,大致會有以下幾點。
1、整裝將成為新趨勢
近幾年,消費者對整裝、定制化需求的增長促使家裝家居企業積極探索提供標準化、一體化服務,通過上下游資源的整合提高企業的競爭力。
具體表現為,傳統上游硬裝企業向中下游擴張,家具銷售企業由下游向中上游擴張,定制類企業也探索向上下游擴張。
今年以來,多個家居頭部企業紛紛落地整裝,推動整裝成為新風口。而在家居建材市場回暖的大趨勢下,我們預計整裝的火熱勢頭會延續至2023年,將成為家居行業的發展趨勢。
2、存量房裝修將成為家居市場的主要需求來源
近年來存量房裝修成為了家裝家居市場的主要需求來源,且占比在持續提高。貝殼研究院預計,到2025年,存量房裝修市場規模將達3.34萬億元,占市場總規模的比重將超過6成。
因而,各大家居企業也在加緊拓展二手房、存量房業務。歐派家居表示,在廣州等一線城市,二手房、存量房、在住房改造等業務的占比達到了 80%以上。
而東易日盛表示,2021年,家裝客戶中存量房占比已經達到72%。此外,好萊客于年內推出了專門的存量房局改、舊改品牌呼呼萊裝;我樂家居也表示,將緊盯存量房裝修市場帶來的增量需求空間,重點發力零售端市場。
對此,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,目前家庭裝修的平均周期在10-12年左右,而2010年前后地產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,目前十年及以上樓齡的次新房數量龐大。
對家居企業而言,上述次新房將產生大量的家裝需求,二手房、存量房業務將成為家居企業的重要業務來源。
3、大宗業務將反彈
隨著房地產供給端情況改善,困擾家居企業已久的應收賬款“暴雷”風險減弱,大宗業務也有望直接受益“保交房”迎來觸底反彈。
過去兩年,因上游房地產客戶狀況頻出,江山歐派、我樂家居、帝歐家居、皮阿諾、好萊客、頂固集創、東鵬控股等都曾進行過大規模計提減值,直到今年三季度,房地產客戶引發的計提減值風險仍居高不下。
不過,隨著今年第四季度房地產政策大幅回暖,有機構預計Q4家居企業再度大規模計提減值風險有望減弱。
而隨著計提減值風險減弱,房地產供給端改善也為2023年家居建材大宗業務反攻吹響號角。
結語
2022年即將走向尾聲,這一年,家居建材市場動蕩不斷,行業發展充滿挑戰,甚至有業內人士稱“進入寒冬”。當然市場競爭依然激烈,這是行業發展到成熟期必然的結果,然而身經百戰的企業們無懼在戰場上見真章。
家居行業在經歷一個歷史性的變革期。家居一體化趨勢強化,各行業頭部企業加大整合力度,跨行業混戰醞釀新的產業格局。同時消費分層也更加清晰,生成多元化的細分市場,利好小而美企業。
當下,競爭激烈依然是家居建材行業的大主題,在這個大主題之下,如何把握時代機遇,如何搶占市場先機,是家居建材企業在2023年依然需要應對的挑戰。
-
以創新為引領,推動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 (2023年01月31日)
-
“憋了三年”的顧家家居,率先出手了 (2023年01月09日)
-
擴大內需戰略來了!家居、家裝企業如何抓住新風口? (2023年01月06日)
-
數百家家居公司曬出總結:新戰略新業務再出發,套餐繼續上陣 (2023年01月05日)
-
定制家居行業出現10家公司,瑪格、科凡、圖森等 (2023年01月04日)
-
小米、美的、海爾成為中國智能家居三巨頭,你認同嗎? (2023年01月03日)
-
除菌消毒、健康類家電成新熱點 多地啟動家電購置補貼活動 (2022年12月30日)
-
疫情松綁+地產利好!2023年,家居建材行業將呈現這些趨勢 (2022年12月28日)
-
閉店潮之后,家居行業開啟“重振期” (2022年12月27日)
-
地產行業迎來曙光,家居、建材行業將會重回巔峰? (2022年12月26日)
品牌大全
涂料 | 油漆 | 電工
家具 | 衣柜 | 家居
鎖具 | 門業 | 門窗
板材 | 陶瓷 | 瓷磚
燈飾 | LED | 照明
灶具 | 煙機 | 空調
吊頂 | 浴霸 | 安防
窗簾 | 壁紙 | 床墊
管業 | 水槽 | 五金
男裝 | 女裝 | 童裝
日化 | 化妝品 | 洗護
淋浴房 | 熱水器 | 璧掛爐
木地板 | 生態板 | 陽光房
凈水器 | 集成灶 | 洗碗機
水性漆 | 地坪漆 | 貝殼粉
小家電 | 飲水機 | 太陽能
不銹鋼 | 空氣能 | 電動車
瓷磚膠 | 硅藻泥 | 凈化器
安全板 | 潤滑油 | 無主燈
衛浴潔具 | 廚衛電器 | 智能廚衛
廚房櫥柜 | 汽車用品 | 智能家居
紅木家具 | 辦公家具 | 古典家具
藝術涂料 | 防水材料 | 體育建筑
廚房電器 | 新風系統 | 鐘表配件
全屋家居 | 全鋁家居 | 全屋整裝
生活家電 | 敲擊樂器 | 節能環保
鋁合金門窗 | 全球高端廚衛
裝配式建筑 | 更多
熱點聚焦